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为“梧桐树”松土 给“金凤凰”筑巢

2023-07-17 14:43:36

绝缘表 https://www.hioki.cn

为深入贯彻落实南京机电九部门成立大会会议精神,全面理顺工作关系,实现所有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更多人才成长扫清障碍,南京机电从顶层设计入手,着力厘清部门职责,推进岗位说明书编制。为保证编制工作的专业、高效,5月15日,南京机电邀请外部人力资源专家开展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编制集中培训,为管理变革夯实基础,为人才成长谋篇布局。

整个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理论工具方法培训阶段,主要由培训讲师为大家讲授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的分析、编制方法和工具;第二阶段是工作坊实战演练阶段,各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借助专业工具进行现场的职责分析及编制,培训讲师给予现场指导。

此次专项培训为南京机电厘清部门职责、落实全员质量责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为疏通部门间职责痛点、堵点,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南京机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中央、航空工业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南,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下好人才“引、育、用、留”四步棋,全力打造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

抢抓机遇下好引才“先手棋”

不断优化人才引进体系,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规模和人才引进质量不断提升。对标国内优秀制造企业和军工行业同类单位薪酬福利水平,对薪资、福利待遇等政策进行优化。实行差异化薪酬策略,对不同院校组合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分类分档,给予不同的薪酬起薪和安家费额度,增强对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2023年度(2022年9月至今)已招聘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182人,招聘主体均为来自双一流高校或双一流学科专业的硕博人才。对自动化、控制工程和电气等紧缺专业人才在标准范围内采取一人一策适当提高薪酬指导线政策,着力满足紧缺人才需求。坚持按需引才,突出急需实用原则和高精尖缺导向,主动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安置及子女就学问题,用温情、真情吸引高层次人才。

多管齐下下好育才“跟进棋”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培育工作,持续加大培训资源投入力度,构建多形式、多途径、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打造新干部青训班品牌,通过组织线上领导力学习、配置成长导师、开展关键制度内训等举措,促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新员工“熔金计划”品牌,全力上好职业生涯的“第一节”辅导课,采取课程培训、导师辅导、项目实践等方式,将新人自发成长模式优化为按路径成长模式。从研发人员入手全面梳理能力提升系列课程,突出培训内容的标准化,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实效性和支撑性,积极培育思维开阔、具有前沿视角的人才。

才尽其用下好用才“制胜棋”

坚持量才而用、任人唯贤的原则,找好用人点,着眼长远用好人才。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更高的平台、更好的机会留给经过实践考验的年轻干部,各研究部部长或主持工作的副部长都由80后担任,90后也逐渐崭露头角,走上干部岗位。把型号任务作为平台,大胆使用年轻人才,出台《产品开发团队管理办法》《产品开发团队角色资源池管理办法》,助力IPD有序推进。围绕长期制约南京机电产品质量的瓶颈问题,推进实施“典型产品质量提升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积极发挥系统专家的作用,坚决将制约南京机电发展的质量问题解决好,提升南京机电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开展岗位梳理工作,增设关键重点岗位、合并删除冗余岗位、冻结低能低效岗位,进行岗位价值评估,为人才配置向高价值岗位倾斜等夯实基础。

求贤若渴下好留才“服务棋”

全方位强化人才工作保障,夯实人才工作基础。出台《职位体系管理办法》《员工职级(等)管理办法》《技术族专家类人才管理办法》,建立涵盖干部、技术、管理、技能等4族11类、10级24等的职位体系,构建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模式,加强人才工作管理团队配置,在研究部、制造中心配置10名专职HRBP,强化沟通交流,逐步形成人才工作上下联动机制。探索推行职级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与岗位价值、个人职级(等)强相关,确保核心骨干人才薪酬水平竞争优势,目前同职级员工收入平均倍差1.7,高于央企平均水平,薪酬差距逐步拉开。

后续,南京机电将按照方案设计,积极推进外部专家组织诊断、内部专家评审、跨部门沟通等工作,确保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接口关系清晰、顺畅、协调、统一,实现质量责任与业务职责双融入,推动南京机电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滨城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投资理财、教育科研、房产家居、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滨城信息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