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羽遗孀佟琦:风雨相伴68年有笑有泪,培养两个儿子成知名词作家

2022-09-04 22:10:00

抖音儲值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6月19日,词坛泰斗乔羽驾鹤西去,享年95岁!

乔羽创作的歌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在乔老爷子西去之后,小10岁的遗孀佟琦也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佟琦出身在名门望族,乔羽出身甚是贫寒,在生活环境上差距巨大的两人,牵手走过68年的婚姻秘诀是什么?

乔羽与佟琦

乔羽祖籍是山东济宁,他原名叫做乔庆宝,1927年11月生人。

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乔父已经64岁,属于典型的老来得喜。

其实,乔羽的家族一开始时特别好,在当地是名门望族,爷爷是清朝时期的秀才,父亲也是读书人。

青年乔羽

乔家开办的私塾在方圆几十里内很有名,很多人挤破头也想进去读书。

可惜,在乔羽出生之后,由于局势动荡,家道中落。

虽然家境一般,但是在父亲的影响下,乔羽3岁时就开始认字。

在4岁时已经能识字三千,《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读起来毫不费劲。

小时候的苦读,让他很早就懂得格律诗、乐府以及古今外诗歌、民歌。

虽然年幼的乔羽有一脑袋的知识,但他直到9岁时才能去上学,念的还是老外开办的教会学校。

1937年,在乔羽10岁的时候,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出现了,这人就是佟琦。

佟琦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是东北的将军,母亲是清朝皇室后裔,按她的身份来说,高低算是个贵公主。

正在创作的乔羽与妻子佟琦

彼时的乔羽完全想不到,自己这么个寒门出身的人,日后会跟贵族大小姐喜结连理。

乔羽14岁时,父亲因多难之秋撒后人寰。

父亲离去,家中生活条件一日不如一日,但是为支持乔羽念书,他的哥哥做店员供他上学。

后来,乔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济宁中西中学,得以免费读书。

1946年春天,成绩优秀的乔羽参加革命。

组织上安排他去北方大学读书,但是需要秘密出行。

当时还名为乔庆宝的他苦思冥想,不知改何名字,正巧看到外面正在下雨,便灵感突现改名“乔雨”。

后又觉得有些庸俗,便改成现在的“羽”字,这一叫就是70多年的时间。

在北方大学读书期间,乔羽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文章、秧歌剧。

在新中国成立时,正巧毕业的乔羽被调入华北大学三部创作室,开始专心创作。

年轻时的乔羽意气风发、英姿挺拔,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彼时他一心扑在创作上,根本无暇顾及情情爱爱之事。

等他回过神时,已经是27岁。

1953年,乔羽在同事的介绍下,与比自己小10岁的佟琦相识相爱。因为两人生活环境的差距,他们的感情不被任何人看好。

有人问乔羽:“你娶个公主回家,以后是你伺候她,还是她伺候你?”

乔羽并没有将外界的嘈杂声放在心上,他一心认准佟琦,并在1954年5月17日正式结婚。

婚后,乔羽受邀为新中国首部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主题曲配词。

乔羽在办公室中苦思冥想几日,一点思绪也没有。

佟琦眼见丈夫的工作没有进展,自己心里也跟着难受,便约着丈夫去北海公园游玩散心。

新婚夫妻坐在湖上泛舟,只见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划着船向他们而来,湖面泛起的层层涟漪,倒映着孩子们的笑脸,佟琦有感而发:

“让我们划双桨,小船儿划开波浪。”

“回去,回去!”乔羽催促佟琦赶快回家,《祖国的花朵》一事终有眉目。

佟琦的话经过乔羽的加工,刘炽的谱曲,才有了这首世纪经典,至今仍被传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为歌颂抗美援朝的英雄,拍摄影片《上甘岭》,请乔羽为其创作主题曲的歌词。

《我的祖国》歌词出来后,在乔羽的提议下,由郭兰英演唱。

这首歌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后,迅速流行开来。

乔羽也因为《我的祖国》和《让我们荡起双桨》两首歌,在全国爆红,成为最红的词作家之一。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强大的女人!

乔羽的成功与佟琦在背后的付出密不可分。

结婚两年后,佟琦和乔羽迎来爱情结晶,取名为乔鲸,是一个儿子,随后又生下一儿一女,乔方与乔国子。

随着孩子的出生、事业的成功,乔羽与妻子佟琦的感情也在不断升温。

但是由于两人出身的差距,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

佟琦喜欢干净,而且稍微有一点洁癖,然而乔羽与妻子的生活习惯全然相反。由于平日里忙于创作,没有时间整理自己,所以整个人显得“十分粗糙”。

佟琦希望丈夫能够讲究一点,毕竟是有头有脸的人。经常叮嘱他要洗手、保持干净,有时候一顿饭前前后后能洗五六次手。

乔羽平时喜欢喝酒、抽烟,这些都是佟琦不能接受的。但是在妻子面前,这些习惯他都会藏起来,心甘情愿的做“妻管严”。

和佟琦的生活在一起虽然会拌嘴,但更多的是欢笑。

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份“又爱又恨”的感情,会消失的如此迅速。

1966年,乔羽因多事之秋遭受不公平待遇,去到河北张家口劳动,负责养猪。

佟琦带着3个孩子独自留在北京。

当年,有很多人因一时想不开,难免会引发各种悲剧。

佟琦害怕丈夫出什么意外,天天给丈夫写信,还让两个儿子给爸爸写信,妻儿一封封信件让乔羽坚强起来,对生活充满希望。

1977年,乔羽从张家口回到北京,在农村插队的儿子也回到了城里,一家五口时隔多年后终于团聚。

多事之秋结束后,乔羽不希望孩子们子承父业,但是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们还是重走父亲的老路。

大儿子乔鲸和奥运结下不解之缘,先后为2008年奥运创作了会歌、志愿者之歌、火炬之歌等等组歌,就连人民日报都对他评价甚高;

业内人士更是盛赞乔鲸是“文艺圈和文化产业里的一匹黑马”。

只是可惜如今的他已经不作词了,开办起文化公司,为中国文艺做着自己的贡献。

二儿子乔方也子承父业,相较于哥哥,他的名气更大一点,脍炙人口的歌曲《红旗飘飘》就出自他手。

古有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今有乔家一门三杰,传承永不歇。

随着时代的变好,乔羽再次提笔画江湖,更多优美的词开始重现眼前。

上世纪80年代,“词坛泰斗”乔羽重新提笔,随后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被创作出来。

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难忘今宵》。

然而,这首流传度非常广的歌,创作时间仅仅用了两个多小时。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排练现场。总导演黄一鹤,总觉得缺少一首能与整台晚会相呼应的歌曲。

于是急匆匆的找到乔羽,开口便直接向他要歌词:

“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晚要用的。”

“什么?你说马上?是什么概念的?”

“对,就是现在,我在这里等,写好就拿走。”

乔羽眼见总导演急的不行,自己也没有概念,于是让导演先回,早上五点来拿。送走黄一鹤时,已经是凌晨3点。

写什么内容导演也没有交待清楚,乔羽只要凭空发挥。

他联想到大年三十,家家团圆、祖国美好等等一系列春节元素。顿时,才思泉涌、灵感骤来,乔羽挥笔写下: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大地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

歌词的感情,道出所有中国人的心声。

早晨5点,这首词准时交到导演手上。

乔羽曾经有一首歌,整整数十年才写出,这首歌就是《思念》。

在他的记忆中,这首歌的灵感是一只蝴蝶给的。

某次,乔羽回到家,打开窗户飞进来一只金黄色翅膀的蝴蝶,好似好友一般盘桓几圈。

乔羽看着这个小生命,丝毫没有惊动它,就这样默默的看着它飞出去。

一种亲切的情感充盈在他的心间,这种情感直到25年后才付诸成文字。

1988年,乔羽挥笔写下《思念》,将那只鲜活的蝴蝶和对老友的思念结合到一起,生动而又深沉。

2005年5月17日,是乔羽和佟琦结婚50周年纪念日。

儿女让佟琦重新穿上婚纱、乔羽穿上西服,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互相鞠躬。

这也算是弥补他们当年没有办婚礼的遗憾。

2007年,乔羽迎来80高寿。

到了这个年纪的乔羽变的越来越任性,俨然一幅“老小孩”形象。

但佟琦总会由着他的性子,他一旦生气,佟琦就会变着法的说好话、哄他开心。

上了年纪的乔羽,开始将重心放到家庭上,推掉了很多活动。

他十分擅长做菜,佟琦就在一边给他打下手,两人一边做菜、一边拌嘴,一会盐放多了,一会酱油放少了。

儿女们站在门口看着父母拌嘴,家的氛围特别浓厚。

随着年纪的变化,两人也开始懂得相互忍让、相互包容。

乔羽开始习惯妻子在生活上的“严苛”,佟琦也开始接受丈夫在生活习惯上的“粗俗”。

老爷子平日里钟爱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而佟琦偏偏爱韩剧。

两人经常因为遥控器争得脸红脖子粗,然而,抢不过遥控的乔羽“被迫”跟妻子追韩剧,慢慢的,他也喜欢上了韩剧。

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足以证明乔羽和妻子的感情。

对于婚姻生活,这对牵手走过半个世纪的夫妻总结出五个字。

乔羽说:“忍!”

佟琦立刻搭腔:“忍无可忍!”

可任由他们无论怎样拌嘴,归根到底还是相互包容、互相容纳。

“当时真的遇到了你觉得最合适你、你最爱的那个人,你们走到了一起,那就一定要珍惜。”

这是佟琦几十年的婚姻经验总结!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乔羽夫妇用68年的婚姻生活,见证了这种美好,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用“平淡”去概括。

68年的相濡以沫、甘苦与共,谁也不期望这份感情有什么惊天骇浪,只求它有温情如水的脉脉亲情。

然而,这份感情在6月19日戛然而止,乔羽先生撒手人寰,留下佟琦独身一人。

他的离世对文化界是巨大的损失,对佟琦来说更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

希望乔先生一路走好。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滨城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投资理财、教育科研、房产家居、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滨城信息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